作为全省群众文化事业的“龙头”单位,省文化馆主要职能有:研究制定我省群众文化事业发展规划、计划;开展全民艺术普及;组织群众文艺精品创作;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展演展示;开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;培养基层文化人才队伍;开展群众文艺理论研究应用等。
安徽省文化馆位于长江中路,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,是隶属于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。馆内设有办公室(下设数字文化部)、保障部、文艺部、美术摄影部、社会文化服务部、公共文化培训部共六个部门。
主要职能
作为全省群众文化事业的“龙头”单位,省文化馆主要职能有:研究制定我省群众文化事业发展规划、计划;开展全民艺术普及;组织群众文艺精品创作;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展演展示;开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;培养基层文化人才队伍;开展群众文艺理论研究应用等。
主要业务
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,以繁荣群众文艺创作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抓手,着力抓好我省群众性的文艺创作、品牌活动、展览展示和艺术交流等重点任务。通过群星奖评选,促进群众艺术创作持续繁荣;以全省文化馆联盟为平台,推动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;开展第二批全国数字文化馆试点和全国首批省级制播工作点,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;举办各艺术门类示范培训班,加强基层专职、业余文化队伍培训,人才队伍培养成效显著;组织我省“春雨工程”“阳光工程”“圆梦工程”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,助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。
近五年主要成果
通过两届安徽省群星奖评选,全省创作音乐、舞蹈、戏剧(小品)、曲艺艺术门类群众文艺作品2000多件。2016年,我省选送的淮河琴书《轧狗风波》荣获第十七届群星奖(全国20个),花鼓灯舞蹈《家乡的红绣球》获得第十七届群星奖入围奖。
我省“六一” 少儿系列文化活动,共创作1600多个少儿节目和7270件少儿书画作品,4.5万余名少儿参加活动,推进了我省少儿艺术事业发展,展示了我省少儿艺术风采。
举办“文化迎春·艺术为民”乡村春晚系列文化活动、群星奖优秀作品巡演、皖江八市群艺(小戏)大赛、皖北七市非遗展演、安徽省“六一” 少儿系列文化活动、全国广场舞安徽省集中展演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、全民艺术普及活动、基层文化馆(站)书画摄影晋省展、人才队伍培养等多项活动,惠及群众千余万。
选送优秀广场舞作品参加全国活动,其中《希望的田野》获“欢跃四季”—全国百姓广场舞活动优秀展演作品奖;《花鼓敲响新时代》入选“迈进新时代・幸福舞起来”全国广场舞北京集中展演并被重点推介,参演人员接受央视采访。
参加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,先后有4个作品获得金奖,11个作品获得银奖。
首次受邀参加2018上海市民文化节“缤纷长三角 浦东东明杯”青少年创意彩绘邀请赛,斩获一金两铜。
编辑出版了《文化时光》《群文之花别样红》等群众文艺研究专著,馆办刊物《安徽群众文化》每年出刊6期。